再一次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,但这次并非是因为他富可敌国或什么新投资项目,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“大撤退”。
2024年3月,一纸公告震动全球航运界: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以228亿美元(约合1657亿人民币)向美企贝莱德集团出售43个港口资产,其中居然还包括了“全球贸易动脉”的巴拿马运河港口。
随着这项年净利润超34亿美元的重资产易主,长江和记股价逆势暴涨22%。但耐人寻味的是,面对如此“现金奶牛”,中远海运、招商局等中国企业并未出现在接盘名单。不少网友公开提出质疑:这么重要的港口为什么不卖给自己人,而是打包给美?
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“地球咽喉”,巴拿马港口每天可为李嘉诚创造6700万人民币净收入,或许这对于李氏家族的庞大资产来说微不足道,但也足以让普通人荣华富贵一辈子。
但这份“躺赚”的安逸,在2023年Trump公开宣称“运河属于我国资产”后戛然而止,尽管巴拿马高层多次驳斥这一说法,强调运河主权归属己方,但老美的施压使得长和的处境愈发微妙。
“选择贝莱德而非中资,或许是最现实的商业考量。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戴维·兰普顿分析称,“当资产成为大国博弈焦点时,‘主动退出’才能避免卷入纷争。”
事实上,巴拿马港口的出售,不过是冰山一角。黑石集团2024年资产报告显示:全球主权基金正以每年12%的速度撤离港口、电站等战略资产。这种迁徙在亚洲尤为剧烈:新加坡淡马锡三个月内清仓澳大利亚7个码头,中东财团将菲律宾马尼拉港股权折价21%抛售。
IM电竞,IM电竞官网,IM电竞注册,电竞投注平台,电竞博彩,英雄联盟竞猜
值得玩味的是,在竞标阶段,曾有中国财团提出溢价12%收购巴拿马港口。但据《南华早报》披露,该交易因“无法获得巴拿马官方运营保障承诺”而流产。这种困境并非孤例:2023年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扩建工程,就因欧盟审查延迟18个月,导致中远海运损失超3亿欧元。
果然,市场再一次证实了李嘉诚的毒辣眼光。从2021年折价15%抛售上海世纪汇广场、2023年“清仓”英国电网,再到如今出手巴拿马运河,近几年,重资产正以年均340亿的速度从李嘉诚的商业版图消失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长江和记年报中明显翻涨的高科技产业投入,尤其是以“脑力多”为代表的生命科技赛道。
核心转折点藏在市场里:此类前沿科技产业不仅具备轻资产属性,而且叠加老龄化社会加速,形成的红利也相当丰厚稳定。早在2017年,李嘉诚就大手笔投资了生科企Chromadex,而上述“脑力多”也因背靠名校科研、踩中大众焦虑,落地京J东、天T猫后迅速走俏,受众面持续扩大。
美联储2024年报告指出:全球亿万富豪用于“认知维护”的年均支出达53万美元。马斯克旗下Neuralink估值突破900亿美元,扎克伯格豪掷20亿收购脑机接口公司CTRL-Labs——这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人类正从体力、财富竞争,跃迁至脑力维度的“厮杀”。
“脑力多”的崛起印证了这种焦虑。后台用户画像显示,35-55岁高净值人群复购率超60%,某投行高管在商品评论区写道:“坚持用了两个月,感觉思维清晰了很多,开会前过一遍PPT就能直接上去讲了。”
在“脑力优化”的巨大诱惑前,没有人会选择拒绝。96岁李嘉诚无论是出于个人需要,还是从商业布局角度出发,都不会放弃这一块“保命重仓”。
纵观李嘉诚的商业生涯,低买高卖、风险规避始终是其核心策略,从抛售上海物业引发“别让他跑了”的舆论风波,到如今出售港口被指责“为什么不卖给中企”,站在百岁人生关口,这位老人的布局哲学已超越商业范畴,且总能踩在时代转折的刀锋上。
资本市场给出答案:2013年赶在楼市调控前套现数百亿抛售内地房产,2020年趁着脱欧僵局中甩卖电网,2年后英镑暴跌20%;如今又赶在老美动手之前,出手巴拿马港口。唯独不变的是,资本永远在寻找最安全的港湾。